当前位置:首页>科技资讯>谣言止于智者:河南通报多起涉汛谣言

谣言止于智者:河南通报多起涉汛谣言

人气:6 2024-12-03 05:17:03

7月14日以来,河南南阳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,防汛形势严峻。在这众志成城的关键时刻,仍有个别网民为了博关注、蹭流量,恶意编造谣言混淆视听。

谣言止于智者:河南通报多起涉汛谣言

1,外地货车司机在南阳邓州被淹死?

7月15日,网民“神x”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“货车司机被淹”视频,并配文称“可怜啊,就这样吧,一路好走”。经核实,7月14日,邓州市铁路桥下一外地牌照货车被淹,车内被困人员已被成功救出,无人员伤亡,该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,系虚假信息。

2,南阳卧龙区陆营镇受灾严重,直升机救援?

7月15日,网民“宾利xx”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“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王庄村被水淹,卧龙区使用直升机进行救援”。经核实,卧龙区未使用直升机进行救援,视频是发布者使用软件拼接而成,系虚假信息。

3,南阳暴雨泄洪,三层楼房被冲塌?

7月15日,网民“忆思xx”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“南阳暴雨泄洪,水冲垮地基,岸边一三层楼房跌进河中,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”。经核实,南阳此次暴雨未发生房屋被冲塌事件,该视频为2021年某地暴雨泄洪,致河水水位上涨,岸边3层楼房轰然倒塌视频,并非近日发生的汛情。

目前,以上三则虚假信息发布者郑某某、王某某和潘某某均已被南阳公安部门依法调查处理。

何以中国行走河南:“豫”见非遗传承发展新画卷

威风凛凛的武士、体态丰盈的仕女、身姿矫健的骏马……在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,暑期研学热仍在持续,色彩明丽、俏皮灵动的各式唐三彩成品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广泛欢迎。

何以中国行走河南:“豫”见非遗传承发展新画卷

唐三彩,又名“唐彩色釉陶器”,釉色有黄、绿、褐、蓝、黑、白等,其中以黄、绿、褐三种颜色为基本色调,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。如今,学生不仅能在研学过程中了解唐三彩的发展历史,还能深入生产车间,从各个环节感受三彩制作,近距离地观看老师傅们开窑,感受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。

洛阳文脉源远流长,诸多非遗项目成为传播河洛文化的一张“金质名片”。洛阳市通过“非遗+旅游”“非遗+文创”“非遗+研学”等多种跨界融合新模式,为非遗传承增添了无限可能。

据介绍,洛阳洛邑古城景区已进驻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游客在体验非遗的同时,能更直观地感受河洛文化的魅力。栾川县通过“民宿+非遗”发展路径,在重渡沟景区打造非遗主题民宿,既丰富了民宿文化内涵,也能增强游客文化体验。

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,截至目前,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万余项,其中,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项、省级1030项。近年来,河南通过持续发展非遗工坊,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不断显现,不仅保护、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还在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,河南有非遗工坊(含非遗扶贫工坊)213个,其中有64个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。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公布的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,河南有5个入选。

其中,“非遗点亮计划”是河南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独有经验。自2021年起,河南省连续三年实施“非遗点亮计划”,引入优质团队和全国高校走进省内的乡村、古镇和景区,挖掘和运用当地非遗资源,共落地140个非遗空间、149项非遗文创,探索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“河南经验”。

此外,河南还连续多年举办“非遗购物节”,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2023年的活动覆盖超2000家非遗店铺,销售额突破1亿元。

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。如今,行走河南,无论是风景名胜或是城市街区,市民和游客“拥抱”非遗的机会大大增加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非遗源于生活,“出圈”亦是回归,河南将持续做好非遗的挖掘、保护、展示和传播,推动非遗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融入当代生活,焕发新的活力。

河南周口发生杀人案嫌疑人被抓,致2死1伤

河南周口沈丘县公安局10月17日通报:10月16日8时许,我县槐店镇一小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,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。

河南周口发生杀人案嫌疑人被抓,致2死1伤

经公安机关全力侦查,确定戚某亮(男,45岁,沈丘县人)有重大作案嫌疑。10月16日12时50分许,犯罪嫌疑人戚某亮在公安机关追捕过程中畏罪自杀,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。目前,伤者伤情稳定,无生命危险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
本文标签
精选游戏
相关文章

@ Copyright@ 2023同欣资源网保留所有权利

备案号:渝ICP备20008086号-37